首页 > 好学生 > 详情

好学生

编程猫11 岁学员拿“offer”,用 Python 复刻《我的世界》,走红B站!

2025-05-30 19:28:57 来源:编程猫官方账号

访谈嘉宾| 锐锐

编程猫学龄| 4年

获奖经历| 2024蓝桥杯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编程猫第二届编创活动二等奖

看点                                            

都说大人找工作很难,但11岁的锐锐却轻松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offer”。

暑假期间,他在B站上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用Python复刻《我的世界》(Minecraft)的教程视频。

细致入微的教学内容不仅赢得了粉丝们的热烈追捧和真诚点赞,更意外地为他带来了一份工作邀请。

“编程,总是能给予我正向的反馈,激发我不断学习的动力。” 锐锐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编程的热爱与感激。

实际上,编程对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锐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同龄人。在创作过程中,他还提前掌握了三角函数等深奥的数学知识。

甚至,他还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帮助妈妈提升倒车技巧。

一起来听听这位小小编程高手的故事吧,相信你定会有新的启发和收获。

《我的世界》,是一款极具创意的沙盒游戏。小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大到电脑、手机、计算器,甚至是一个具备完整运算能力的CPU,都可以在游戏中被创造出来。

正是由于其超高的可创造性,《我的世界》几乎俘获了全年龄段青少年的心。

暑假的一天,锐锐像往常一样打开B站寻找创作灵感,一则UP主用Python复刻《我的世界》的视频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我学Python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为什么不学以致用一下呢?”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锐锐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复刻之路。然而事情并非如他想象的那般顺利,一开始就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家里的电脑配置太低,程序始终无法运行。

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爸爸特意出资升级了硬件,“开发3D游戏,应该没问题了”。

可挑战并未就此结束,当视频里没有现成的代码可供参考时,锐锐发现“自己一写就报错”。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迅速转变思路,求助于AI 助手来答疑解惑。

经过不断思考和调整,问题终于被一一解决了。

如今,提起自己成功复刻的作品,锐锐依然难掩自豪之情。

他介绍道,整个项目共分为2个程序,一个是《我的世界》主程序,另一个是用来生成贴图的程序Map,二者代码加起来总共850+行。

玩家在游戏里既可以创建普通的世界,也可以创建超平坦世界。其中,前者的地形根据柏林噪声算法(一种自然噪声生成算法)生成,包含草皮、石头、泥土、土、木头等5种方块。

玩家进行开采时,方块均会出现挖掘的纹理。挖掘草块的速度会快于其余性质的方块,“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一样,除草会比砍木头、碎石头容易很多”。

当被问及对此次复刻的自我评价时,锐锐谦虚地说:“多亏了指路人UP主迈出了前面的1~3步,我才有机会走到了第7步。”他还额外增加了“掉落物”和“工具”的元素,使得游戏体验更为丰富。

本以为是一次寻常的编程体验,没想到获得了满满的意外之喜。

        

“网上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点赞、催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锐锐爸爸告诉编程猫,甚至还有网友抛出合作的橄榄枝,邀请锐锐去开发小程序,“虽然他们可能只是开玩笑,但从侧面肯定了孩子的编程能力和创造力”。                   

至于后续的计划,锐锐表示现在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阶段,空闲时间比暑假少了许多,制作一条近20分钟的教程讲解视频变得不再那么轻松。“不过我不会放弃的,还有那么多对Python感兴趣的人等着我答疑呢。”锐锐坚定地说。

这个想法,再次得到了开明的爸爸支持。

在他看来,给陌生人讲解不仅能帮助别人,自己也能理解得更深刻,“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向导,锐锐爸爸几乎全程参与了他的语数英学习与编程创作。对于如何养育一个孩子,他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相较于事无巨细地规划人生,他更愿意将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排在第一位。“哪怕非周末的晚上,也从不阻止锐锐搞编程创作,都是他们的故事启发了我。” 他指着书架上费曼、马斯克等人的传记深有感触地说道。

“物理学家费曼小时候爱拆收音机,在弄明白里面的构造后再修复起来,看似淘气败家的行为反而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延申到我们孩子这一代,收音机已经成为不常见的老古董。但支持孩子兴趣的内核可以沿用,让他们去捣鼓电脑、去摸索独自安装程序,乃至编写程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同时,锐锐爸爸透露大学时学过编程,工作后开发过一些业务软件和平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众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有远见的父母,更应该去主动拥抱变化。    

“像马斯克、乔布斯这些具有创新能力或者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在电脑刚普及时就接触了。让孩子玩电脑、学编程绝非坏事,相比天天沉迷于打游戏或者玩烟卡,那要好得多了。

还是那句话,拥抱人工智能要趁早。不仅要掌握编程知识,还要了解背后的技术和逻辑。学编程,是一个拓展思维锻炼思维的一个学习途径。

不管将来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有了编程能力也就具有了生存能力,不会被饿着。        ”

要让孩子理解学编程背后的深远意义,锐锐爸爸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像在《小王子》里说的,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人分配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与其告诉学编程是时代趋势,不如告诉他学编程能干什么、有多好玩——能编出一个好游戏,让你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学语数英也更轻松。    

事实上,编程之于锐锐而言,真的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今年开始,锐锐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参加比赛,裸考获得了蓝桥杯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

证书荣誉固然可贵,但“有趣”是锐锐爸爸多次提及的关键词。

作为家长,他直言没有很功利的想法。“从来没有一定要参加什么比赛、拿到几等奖这回事。自己学到了有用的知识,然后去创造一个东西来辅助生活,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更有动力就够了。”

比如说,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刚学编程不久的锐锐就制作了一个爱护环境的作品。他将树木设计成枪的形象去射击“二氧化碳”,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树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知识原理,也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快过年时,锐锐用还编程创作了一个辞旧迎新的游戏,可以在虚拟世界里体验贴对联、用鞭炮赶走年兽等趣事,“特别有意思”。

就锐锐自身而言,学编程之后他的思维明显变得更敏捷。这个说法得到了一旁的爸爸证实:“在解题时,只要是他知道的知识点,无论是几何还是代数,他反应比我还快,方法也比我的还简单。”

此外,编程对学科学习的帮助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单词掌握更多了,“Python代码里都是单词,写代码时用到的频率高,自然也记住了”。

其次,对于许多高年级的数学知识也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

锐锐回忆说,自己之前在书本上看到过三角函数的知识,但对它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仍模棱两可。

后来在一次创作中,他突发奇想地用三角函数sin乘以一个系数,通过调整数字,就能得到想要的山脉、杂草等轮廓,极大地丰富了素材来源,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

锐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运用到具体的编程中的事,让爸爸欣慰不已。他兴奋地表示:“我都没想到,他会用三角函数来实现图形的周期性变化。在我的理解里,已经属于轻量级的数学建模了。”

另外,在复刻《我的世界》时,锐锐嵌套入了二维柏林噪声。他直言一开始编起来很困难,但弄明白“向量”、“线性插值”之后,就简单了许多。

在爸爸看来,编程能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对于同样看重逻辑思维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孩子学习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有意思的是,孩子学编程也让妈妈也成了受益者。

为了解决妈妈方位感欠佳,搞不准倒车方向的难题,锐锐用图形化编程做了一个倒车入库的小程序,形象地解释倒车时车尾如何进去,车头如何摆正,“比靠教练讲容易明白得多”。

写在最后                   

学编程到底有什么用?用Python去复刻本由C++和Java制作的游戏,这背后又有什么价值?

锐锐的故事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编程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更是一剂充满魔力的神奇药水,赋予我们化繁为简、创造乐趣的能力。当锐锐用 Python 复刻《我的世界》时,他就不再是知识接收者的角色,而是以探索者、创造者的身份去深入探究游戏背后的构建逻辑与无限可能。

正如锐锐爸爸所言,面对时代的趋势,最好的做法便是勇敢地“拥抱变化”。

而此刻,是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