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话大咖 > 详情

对话大咖

金涌访谈:《院士爷爷60年的好奇与努力》

2025-05-15 16:26:51 来源:未来网

【院士简介】

金涌,1935年7月生于北京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2024年,金涌院士受未来网“科普向未来——对话大咖”节目邀请,为全国小朋友们讲述《院士爷爷60年的好奇与努力》。

牙膏里边也有肠子吗?

院士上学时候被起了什么“外号”?

如何看待孩子们的“满分”?

在大学教书工作60年孜孜不倦、

专注研究材料化学、

热衷于给青少年做科普,

这是9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的写照。

四五岁时,善于发现和观察的他,

从动物的身上得到启示,

怀疑牙膏里也有 “肠子”?

于是带着这份好奇,

他偷偷剪开了家里的牙膏,

也打开了他童年好奇心探索之旅。

他表示,若有大人看到孩子的好奇心,

在童年时期加以引导、帮忙解释,

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很有益处。

1953年,他被选派到苏联上大学,

去了以后觉得压力很大。

考试方法是口试,

老师跟学生一对一的谈论问题,

老师出一个问题,学生再当面回答,

这些问题有的很偏,根本没法猜题。

假如考试的时候抽到偏题,满分5分就没了。

五年大概有60多门课,要六七十个考试,

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全优,

要把所有的课从第一篇纸到最后一篇纸,

全要搞懂,全要熟悉,并且对答如流。

他经常上完课去图书馆待到12点钟关门,

每天睡觉6小时多,五年天天如此。

2009年,金涌和中学生的化学教材“打了一次交道”,

这让他明白,做“让孩子们听懂”的科普,

是多么困难却又多么重要。

作为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专家,

流态化、反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

很多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他。

直到2019年,这位84岁的院士才退休。

在退休之前,他已在清华大学任教50余年,

培养了三代科学家,

曾获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尽管如今已90岁,他仍奋斗在科普第一线。

还常鼓励年轻同事加入科普事业,

希望更多科学家参与进来,

把接力棒传给未来的人。

很多人问,90岁了还做这些事情干嘛?

拍的片子、出的书小孩也不一定能看懂。

金涌总是笑着回应道:

“给小孩种下一个种子,会引起他的好奇心,

他总琢磨,也许以后就成为科学家了,

用科普来引起好奇心,这是最重要的。”